在上個世紀就已經誕生了的電視機,經過多年的發展,擁有許多概念和名詞。我們在購買電視時,往往會陷入困惑中:什麽是HDR、什麽是屏幕刷新率、買電視時到底要關注哪些?今天這篇文章就挑選了多個重要的概念,為你解惑。
一、HDR
一般我們在看電視的參數表時,總會看到是否支持HDR顯示的標識。許多廠商在銷售中也會把支持HDR當作一個重要賣點。那麽到底什麽是HDR呢?
HDR是高動態範圍圖像的英文縮寫。它的原理是根據不同曝光時間的LDR(Low-Dynamic Range,低動態範圍圖像),利用每個曝光時間相對應最佳細節的LDR圖像來合成最終HDR圖像。相比普通的圖像,它可以提供更多的動態範圍和圖像細節。
這個技術最早被用於攝像領域,比如我們手機上的照相機都有一個HDR模式,開啟後可以同時提升照片暗部和亮部的效果。
說白了,HDR能讓一幅圖像盡可能地同時顯示最亮和最暗的地方,它意味著更好的色彩,更高的動態範圍和更豐富的細節。

目前來說,HDR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。主要有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推出的HDR10、英國BBC和日本NHK電視台聯合開發的HLG、三星的HDR10+ ,還有杜比的Dolby Vision等。
二、屏幕分辨率
屏幕分辨率代表了一副圖像中的細節精細度,指顯示器所能顯示的像素的多少。
比如,我們主流的1080P(1920×1080),意思是水平像素數為1920個,垂直像素數1080個。在屏幕尺寸一樣的情況下,分辨率越高,像素的數目越多,顯示效果就越精細。
在國際電信聯盟發布的UItra HDTV標準建議中,將屏幕的物理分辨率達到3840*2160及以上的電視稱之為超高清電視,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4K電視。
現如今,市場主流的電視產品基本都覆蓋了4K電視,已經成為了一個標準配置。當然,並不是我們有了4K分辨率的屏幕就能體驗到4K的效果了,還得需要4K的高清片源才可以。

三、運動補償技術
現在大部分廠家都會宣傳自己電視上的運動補償技術,比如有MEMC、MotionFlow之類的。
那麽運動補償到底是什麽呢?
其實,運動補償就是一種處理畫質的算法。當我們看運動的畫麵時,由於視頻幀率低,看起來會感覺不流暢,甚至有卡頓;當一個物體在畫麵上高速飛過,也會留下拖影。
而運動補償可以通過算法,預測畫麵中物體運動的軌跡,在原來的兩幀圖像中加入運動補償幀,使得低幀率視頻變成高幀率視頻,可以降低卡頓感和拖影感,會大大增加畫麵流暢度。

四、屏幕刷新率
刷新率是指在一秒內屏幕刷新畫麵的次數,電視的屏幕刷新率是指一秒鍾內電視能閃過多少個畫麵。60HZ就是一秒鍾刷新60個畫麵,120HZ則是一秒刷新120個畫麵。很明顯,屏幕刷新率越高,顯示的畫麵越多,那麽我們觀看起來就會覺得越流暢。
目前,我們市麵上看到的大多數電視都是60HZ的屏幕刷新率,而一部分中高端機型的屏幕刷新率可以達到120HZ。
其實,在高端電視上,高刷新率屏幕是與運動補償技術相輔相成的。比如,現在電視上主流的MEME運動補償技術,配合120HZ的高刷新率屏幕,將低幀率的視頻提升到更高的水平,這樣就能實現比普通60HZ屏幕更流暢的畫麵效果。

五、廣色域技術
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麽是色域。在自然界中,所有可見光譜的顏色組成了最大的色域空間,該色域空間中包含了人眼所能見到的所有顏色。然而,不管是我們的手機屏幕、還是電視屏幕,都無法顯示整個色域空間的全部顏色。

普通電視的色域範圍是100%BT.709或者72%NTCS,能顯示的顏色就這麽多。而廣色域電視的背光用到了紅/綠/藍 3色混合的LED,色彩無比鮮豔,覆蓋率大約在92%------110%左右。國際標準是色彩覆蓋達到NTSC標準92%的即為廣色域。
在中高端電視上,為了達到更好的顯示效果,一般都采用廣色域技術。
六、屏幕響應時間
屏幕響應時間通常是以毫秒ms為單位,指的是液晶顯示器對輸入信號的反應速度,是液晶顆粒由暗轉亮或由亮轉暗的時間。
如果響應時間長,畫麵就容易出現拖影和模糊。在目前的技術下,新款中高端電視的屏幕響應時間基本可以控製在8ms以內,數字越小,響應速度越快。
對普通用戶來說,8ms左右的屏幕響應時間已經可以基本滿足日常需求。不過對於遊戲玩家而言,可以優先考慮響應時間更短、響應速度更快的產品。

七、HDMI接口
現如今,基本上所有電視都有HDMI接口。那麽所謂的HDMI接口到底是什麽呢?
HDMI是“高清多媒體接口”的英文簡稱,是一種全數字化視頻和聲音發送接口,可以用來發送未壓縮的音頻及視頻信號。電視機上的HDMI接口一般可連接電腦主機、筆記本、機頂盒、相機、遊戲機等。

現在,我們常用的HDMI接口主要是HDMI 2.0。它的寬帶擴充到了18Gbps,可以即插即用,支持3840*2160分辨率和支持60Hz幀率。也就是說,HDMI2.0接口可以支持最高4K 60hz的視頻傳輸。目前的電視基本上都標配了HDMI2.0接口。


相关文章




精彩导读




热门资讯
关注我们
